辰乐游戏:为玩家推荐真正好玩的手机游戏!

辰乐游戏 > 百科 > 五味的调和,五味的作用

五味的调和,五味的作用

作者:佚名 来源:辰乐游戏 时间:2023-10-11 15:11:50

一、五味的简介

1、含义 即指药物因功效不同而具有辛甘酸苦咸等味,既是药物作用规律的高度概括,又是部分药物真实滋味的具体表示。 五味的本义是指药物和食物的真实滋味。药食的滋味是通过口尝而得知的。由于药食“入口则知味,入腹则知性”,因此古人很自然地将滋味与作用联系起来,并用滋味解释药食的作用,这就是最初的“滋味说”五味之外,还有淡味及涩味。

2、确定依据 最初是由健康人口尝药物的真实滋味而得知,继而人们发现药物的滋味与药效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和对应性。如:

①多甘味能补虚缓急;

②多酸味能敛肺涩肠;

③多苦味能降泄燥湿;

④多咸味能软坚散结;

⑤多辛味能发表行散;

3、性味合参

① 性和味分别从不同角度说明药物的作用,二者合参才能较全面地认识药物的作用和性能。

② 味同气异者,作用有共同之处,也有不同之处。

③ 气同味异者,作用有共同之处,也有不同之处。 由于性和味都属于性能范畴,只反映药物作用的共性和基本特点,因此不仅要性味合参,还必须与药物的具体功效结合起来,方能得到比较全面、准确的认识。因此,性味与功效合参尤为重。

二、五味的作用

1、酸味 有收敛固涩作用,即酸收。一般具有酸味的药物多用于治疗虚汗、泄泻等证,如山茱萸、五味子涩精敛汗,五倍子涩肠止泻。

2、苦味 有清泄、燥湿作用,即苦坚。一般清热、泻火、通便、燥湿药多具苦味 ,主治热证、火证、湿证。

3、甘味 有滋补和中、调和药性及缓急止痛作用,即甘缓。一般滋养补虚、调和药性及止痛药多具甘味,主治虚证、痛证。一般用于治疗虚证的滋补强壮药,如党参、熟地;和拘急疼痛、调和药性的药物,如饴糖、甘草等,皆有甘味。甘味药多质润而善于滋燥。

4、辛味 有发散解表、行气行血作用,即辛散。一般解表药、行气药、活血药多具辛味,主治表证和气滞血瘀证。一般治疗表证的药物,如麻黄、薄荷,或治疗气血阻滞的药物,如木香、红花等,都有辛味。

5、咸味 有泻下、软坚散结作用,即咸软。一般软化坚硬、消散结块、泻下通便药物多具咸味,主治大便燥结、瘰疬瘿瘤、啯瘕痞块等证。如瓦楞子软坚散结,芒硝泻下通便等。

三、五味的调和才健康

1、在选择食物时,必须五味调和,这样才有利于健康、若五味过偏,会引起疾病的发生。《黄帝内经》就已明确指出:“谨和五味,骨正筋柔,气血以流,腠理以密,如是则骨气以精,谨道如法,长有天命。”说明五味调和得当是身体健康、延年益寿的重要条件。

2、要浓淡适宜。

3、要注意各种味道的搭配。酸、苦、甘、辛、咸的辅佐,配伍得宜,则饮食具有各种不同特色。

4、是在进食时,味不可偏亢。偏亢太过,容易伤及五脏,于健康不利。对于最后一点,《黄帝内经》中指出咸味的东西吃多了,会使流行在血脉中的血瘀滞,甚至改变颜色;苦味的东西吃多了,可使皮肤枯槁、毛发脱落;辣味的食品吃多了,会引起筋脉拘挛、爪甲干枯不荣;酸的东西吃多了,会使肌肉失去光泽、变粗变硬,甚至口唇翻起;多吃甜味食品,能使骨骼疼痛、头发脱落。以上都是因五味失和而影响机体健康的情况,从反面强调了五味调和的重要性。

5、所谓五味,是指酸、苦、甘、辛、咸。这五种类型的食物,不仅是人类饮食的重要调味品,可以促进食欲,帮助消化,也是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。

四、五味调和与《黄帝内经》

1、食不偏嗜——酸苦甘辛咸五味调和 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》:“气增而久,夭之由也。”酸味入肝,太过就会伤肝损脾。苦味入心,过多食用就会脾胃虚弱。甘味入脾,多食可导致肥胖并损伤心肾。辛味入肺,吃辣的太多会损筋并且伤精耗气。咸味入肾,过咸可导致骨骼与肌肉并伤。

2、食不过量——三餐饮食摄入要适量 清晨经脉气血待填充,更宜流食谷蛋奶。上午体力消耗大,午餐可把肉蔬加。下午过后宜休闲,晚餐不可复杂化。日间加食要合理,夜里加餐需谨慎。

3、食知所宜——顺应节气,寒温适中 《黄帝内经灵枢经·师传》说:“食饮者,热无灼灼,寒无沧沧。寒温中适,故气将持,乃不致邪僻也。”春季食养宜减酸增辛加甘,生发阳气。夏季食养宜减苦增辛,补水生津。秋季食养宜少辛多酸,滋阴润燥。冬季食养宜减咸增苦,贮藏能量。

4、食无所犯——食不欲杂,勿犯禁忌 孙思邈《千金要方·食治》说:“食不欲杂,杂则或有所犯;有所犯者,或有所伤,或当时虽无灾苦,积久为人作患。”——饮食杂乱,终为人患。“凡常饮食,每令节俭,若贪味多餐,临盘大饱,食讫,觉腹中彭亨短气,或致暴疾,仍为霍乱。”——饱食多餐,导致暴疾。“夫在身所以多疾病者,皆由春夏取冷太过,饮食不节故也。”——不顾时令,杂食多病。

  • 精品游戏
  • 最热榜单
  • 本类周排行
  • 本类总排行